怀嘉懿 发表于 2019-5-3 17:00:19

还珠楼主的“错误”与金庸先生的迎合zt

<br><br><br>一,缘起——一点胡思乱想<br>一直都在叹息现代人,尤其是大陆的年轻人,不能体验到还珠楼主作品的美妙之处。有些人说,“阳春白雪本来就不是适合所有人。”其实这是不对的,楼主的作品当初本来就是写给大多数人的,为何到了今天,好多人看不懂?甚至还没看就认为不值得看呢?这仅仅是因为文章太长,或者文字古朴么?并非如此,还因为现代人的观念变了,思想变了,根本不认同楼主文字背后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关键!那些网络小说,哪个不是长之又长?哪个不是布局混乱(我并非说楼主的布局混乱)?哪个不是“脱离现实”?“神怪”就是没有艺术价值?《西游记》还不神怪?却也是宝贵的中国文学遗产。<br>前几天,我看到一篇网络武侠小说,文字有三分古韵,题目用的也是前人诗词,勉强对应文章内容;观者无不大呼“天才!”“学识了得!”;并没有人说什么“老土”“封建余孽”的。于是,我恍然大悟,并非现代人的审美眼光高了,也非咱们老祖宗的文字出了问题,语法上没有受到西洋风格接轨的文字也并非不好看。主要是人的心变了,思想变了。他们不认同的是楼主文章背后的思想。<br>二,介绍——有关文章的作者秦始皇的小猫<br>其实有些东西一直朦朦胧胧在我脑海中了,只是没有时间去系统地想罢了。我在汉文化论坛任职的时候,除了有幸能跟愚人、赵丰年、南乡子、一道闪电、赵免、东坡后人等一位位具有传统文化观的作家、历史学家、画家、书法家认识、交流外,也遇到了两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女性朋友。一位是舒心慈姐姐,自从去年收到她寄来的最新作品《红妆-女性的古典》(中华书局,署名“吾凌云”)后,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向不服人,女性更是没有,但是对这位姐姐,却不得不佩服。但是,在整个汉文化论坛,最让我感动和尊敬的,却是一个至今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网名叫做“秦始皇的小猫”。她是一个善良、温柔、善解人意,并非具备远在年龄之上的见识,在学识方面,也比同龄人略为强些。<br>其实,我最早在网络上遇到她的时候,是在汉文化论坛开办以前,那时候的她恐怕还只有十四五岁吧?而我和许多自认对传统文化比较了解的人在和她谈传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华夏的失落。所以当我后来知道她的年龄以后,大为惊讶,一定要见见她。<br>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她,是在伦敦的细雨中。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来者并非丑八怪,是个能令人眼前一亮,回头率颇高的非常漂亮的“美少女”。我一直以为,在这种西风大作的时代,漂亮的女孩子是没有心思研究历史文化的。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她实在是美的“诡异”了,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都是汉文化论坛的网友(当时她还没用秦始皇的小猫这个ID注册,用的是别的ID),我们谈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投机,临走的时候还结为“异姓兄妹”。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这几句发言(只是大义):“爱慕之情是仁,最美了,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才是仁人。但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恋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上有趣的东西太多了,只有最无聊的人才成天去把‘恋爱’当作取乐的手段。这种恋爱是自私的,也不是真正的恋爱,不是仁,是索取。西方的文化是一个物质效率高度发达,性情生活高度贫乏的文化,所以才有下流的性解放。现在西方人也承认性解放失败了,怎么中国的青年反而跟进呢?”“好多西方人都是有知识没文化的高级生产机器,生活苦闷自私。”“汉唐宋明哪个不是传统文化下的盛世?怎么现代人好意思把自己的无能归罪到祖宗的文化上?文化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们自己干什么去了?真好意思去怪罪祖宗。”<br>以上都是关于她的一些个人方面的见识,为了下面的内容。不得不略微提及。<br>因为我是还珠迷,于是也没有忘记在短短的三天项聚中推荐一下伟大的楼主。又一次出乎意料的是,年纪轻轻的小猫,居然已经把蜀山完完整整的读过两遍了,还看过不少古金梁。现在想想,当时她就对金庸先生颇有微词,我虽然也是侠义小说迷,但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大都在电视上欣赏过一些片断,所以并没有看过原文,不好发表意见,于是一直沉默不语。小猫大概是误会了,以为我是金迷,没有多说。<br>

部仰 发表于 2019-5-3 17:00:57

            三,论点——带上梁羽生先生,也拿金庸和楼主作比较。<br>(梁羽生先生,金庸先生,不好意思了。)<br>其实也没要长篇大论的,我就借用一下小猫的思路。简单的借用一些梁羽生大师和叶洪生老师的文字,结合自己不够严谨的思路,给两位一前一后影响最大的作家做一下比较吧。<br>首先是是非善恶,以及人性上的区别。<br>还珠楼主的亲笔信中的部分文字:<br>“(上略)惟以人性无常,善恶随其环境,惟上智者能战&nbsp;<br>  胜。忠孝仁义等,号称美德,其中亦多虚伪。然世界浮沤,人&nbsp;<br>  生朝露,非此又不足以维秩序而臻安乐。空口提倡,人必谓&nbsp;<br>  之老生常谈,乃寄于小说之中,以期潜移默化。故全书&nbsp;<br>  (《指蜀山剑侠传》)以崇正为本,而所重在一情字,但非专&nbsp;<br>  指男女相爱。又:弟个性强固而复杂,于是书中人乃有七个&nbsp;<br>  化身,善恶皆备。(下略)”<br>以下是梁羽生先生的意见:<br>“谈了“武”,再谈“侠”。我以为在武侠小说中,“侠”比“武”应该更为重要。“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与其有“武”无“侠”,毋宁有“侠”无“武”。武功好的侠士自是相得益彰,但没有武功的寻常人也可以成为“侠”。<br>以下是梁羽生先生所反对的的金庸先生的论点:<br>“金庸初期的武侠小说并没有忘记一个“侠”字,可惜越到后期,就越是“武多侠少”,到了如今他所写的这部《天龙八部》给人的感觉已是“正邪不分”,简直没有一个人物是可以令读者钦敬的侠士了。<br>朋友们读金庸的小说,都有同一的感觉,“金庸写反面人物胜于写正面人物,写坏人精彩过写好人。”这个特点是一开始就有了的,越到后期越为显著。《书剑》中反面人物的代表张召重写得要比正面人物的代表陈家洛精彩;《碧血剑》中邪气十足的金蛇郎君,等于曹禹《日出》中不出场的“金八”,也写得很是成功,正面人物的袁承志相形之下反见逊色。到了如今的《天龙八部》,写恶人一个比一个“恶”,笔下人物种种阴狠残毒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香药叉木婉清之后有天下四大恶人,四大恶人之后有星宿派的老妖丁春秋,一个接着一个登埸,妖气满纸,令人叹为观止。<br>把坏人刻划得入木三分,那也是艺术上的一种成功。问题在于如何写法,揭发坏人应该是为了发扬正气,而切忌搞到正邪不分。人性虽然复杂,正邪的界限总还是有的,搞到正邪不分,那就有失武侠小说的宗旨了。“<br>梁羽生先生又说:“由于是非不分而消失艺术感染力的,我可以在他近期作品中,举一个显著例子。《天龙八部》的乔峰,是金庸在这部小说中(到现在为止)最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他是契丹人,父母因误会而被汉族的英雄所杀,英雄们发现杀错人之后,将他交与一个善良的汉族农民抚养,长大后为丐帮帮主,丐帮发现他是契丹人,将他驱逐出帮。乔峰心怀愤怒,誓报父母之仇,于是有一次独闯聚贤庄的英雄宴,大杀宋国的忠义之士,与旧日的朋友干杯,说:“从今之后,你杀我不是忘恩,我杀你不是负义!”于是就把丐帮昔日的兄弟也大杀起来。故事再写,乔峰的父亲当日其实未死,于是这个人又杀抚养乔峰的义父(即那个善良农民),乔峰的恩师(少林寺长老)等等。<br>金庸这个故事所要着力表现的是一、人性的邪恶;二、契丹和中国,两国的人彼比仇杀,原因只是由于一个狭隘的民族观念,实在难说谁是谁非。故事中,他还通过了宋国官兵也同样劫杀契丹百姓,而渲染了这点。<br>当真是“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吗?大是大非,总是能够分别的。我们都读过一点中国历史,总会知道契丹是侵略者,是侵略者即“非”,是抵抗侵略者即“是”。至于宋兵也有劫杀契丹百姓的,那当然也该谴责,但这却不能改变了侵略与被侵略的本质,也即是不能改变是非敌我的标准。抵抗侵略,决不能归咎于狭隘的民族观念。描写两国百姓的仇恨互杀而模糊了敌我观念,这个恐怕大多数读者就很难同意了。”<br>梁羽生先生还说:“既然是“人性”有“共通的邪恶”,既然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也就难怪要正邪不分,是非混淆了。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着力刻画了正派人物之“邪”,有狠毒残忍,滥杀无辜的峨嵋掌门灭绝师太,有品格卑劣的昆仑掌门何太冲,甚至少林寺的“神僧”当张三丰来和他们交换《九阳真经》之时,也曾使用了诡诈的手段。正派之“邪”到了“六派围攻光明顶”而发挥得淋漓尽至。总之是要给读者一个印象,正中有邪,邪中有正,不论正邪,人性中都是有邪恶自私的成分。<br>

冷蜢 发表于 2019-5-3 17:01:57

            在《倚天屠龙记》还勉强可以分得出正派邪派,到了《天龙八部》,则根本就难说得出谁正谁邪,看来人人都似乎是为了自己打算。慕容博为了要复兴“大燕”,便造谣言来挑拨大宋英雄去杀契丹的武士;他儿子慕容复也为了同样的原因,要去娶大夏的公主而抛弃表妹的深情;游坦之为了要得到阿紫,不惜向敌人磕头求饶,可以做出种种不顾人的尊严的卑劣之事;丐帮副帮主的妻子为了正帮主不欣赏她的美貌,未曾偷偷看她,未曾向她笑了一笑,而就千方百计的要陷害正帮主;甚至少林寺方丈也曾与“天下第二恶人”叶二娘私通生下了私生子,而意图包庇她……试看这种种刻画,是不是都贯串着一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线索?<br>好来坞电影的另一特点,也是近年来流行的题材之一,是强调“心理因素”,好像一切恶事,都是由于某一个人受了某一件事的刺激,心理失常因而干出来的,因此恶人也就都可以原谅。”<br><br>我的一点总结:<br>还珠楼主的书中(以蜀山为例子)。一是正邪分明。二是,正派中人用的法宝都是“九天十地辟魔神梭”&nbsp;“子午宙光盘”&nbsp;“千叶神雷冲”&nbsp;“佛火心灯”这样子先进的“产品”,而邪派用的却都是“木剑”“招魂幡”这样子的土货。三是,正派中人即使是得道高人也有情谊,很有人情味,非常人性化。而邪派常常赤身裸体,生吃牛羊,甚至咔嚓一口连自己徒弟的胳膊都咬下来,他们的特点是不尊教化。并且自私自利。四是,新收不少正派弟子都是抗清义士,邪派弟子则并没有一个反清义士,且有许多蛮人。<br>也就是说,楼主的正邪可以这样归纳。<br>正派:有人情味、绝不损人利己、文明、先进、有民族感情。邪派:自私自利、喜欢损人利己、野蛮、落后、败类加上外族。<br>梁羽生先生的书中正邪分明是肯定的了,看看他自己说的:<br>“梁羽生的小说没有出现邪正不分,是非混淆的问题,(指的金庸)”<br><br>哈哈,结果看楼主书的没有梁羽生多,看梁羽生先生书的没有金庸多。现状就是这么残酷。为什么在网络“文学”中,主角要什么有什么抛却道德的YY作品大受欢迎?因为现在的人喜欢看。强奸、杀人、放火、抢劫很过瘾啊!恨不得有本事不被抓的话,自己也去试试看才好呢。金庸先生迎合的到位,自然是大师。梁羽生先生固执,自然糟糕。楼主呢,如果在这个时代大受欢迎,那才是可耻!可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什么这篇文章指明要让年长者进来看看?其实我暗示得很明白了。“年轻人,如果看不过去,别骂我是坚持华夏道统的老土!”<br>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已经到了危机存亡的地步了,现代人能看得下去才怪。试问,我们当年看蜀山,最激动的是什么?当然是正派的高手门出招惩治坏蛋了。现在呢?多少人大呼,怎么邪派这么弱?好人肯定赢,有什么好看的?楼主书中峨嵋代表的华夏、文明、人性、道统。邪派代表的是害人者(侵略者)、野蛮、冷酷无情自私自利、恶。当然是邪不胜正!有什么不对么?非要和金庸那样,邪派高手写得比好人还精彩?我情愿楼主的书没有他的受欢迎!就好像近来居然有不少人质疑“梁羽生先生的书中邪派为什么总是勾结清廷,正派为什么不当顺民呢?”呜呼哀哉!武侠小说中的那个“侠”子,你看到哪里去了?<br>还不明白?知道滇西派藏灵子为什么被改成天师派天灵子了么?还不是一个“藏”字?懂了么?<br>四,结论<br>我仓促间的片面之词已经下了,不知道大家的意见如何?敬请赐源,无任感荷。<br>宗周居士 西元零七年春 于 英国格鲁斯特<br>&nbsp;<br><br>

慧华 发表于 2019-5-3 17:02:42

            楼主所列,一家之言而已.<br>不,一人之言.<br><红与黑>写的是什么?欲望啊.通奸啊,别吓坏哈.<br><红楼梦>写的是什么?著名人氏王熙凤姐姐难道是圣姑么?<br>没有<笑傲江湖>,台湾,星岛,世界上政客中就没有岳不群了么?<br><br>别提什么”九天十地辟魔神梭”&nbsp;“子午宙光盘”&nbsp;“千叶神雷冲”&nbsp;“佛火心灯”这样子先进的“产品”VS“木剑”“招魂幡”了:超警对文盲么?不如空手对坦克过瘾.<br><br>借叨?

雨芬曼 发表于 2019-5-3 17:03:41

            若说到迎合,如果说金庸着力描写恶人是迎合”喜爱”看作恶的这般人的话。那么还珠楼主写的又是不是在迎合喜爱正强邪弱的人们呢。<br>说到底,只是不同的人喜爱不同的东西罢了。我说这东西好,可你偏不喜欢,那又有什么法子。我能说你错了么?同样,你推荐的我也不喜欢,你难道也就能指着我说,你错了么?<br>最重要的是,金庸并未让那些恶人猖狂嚣张下去。无论是萧远山也好,慕容博也好,慕容复也好,丁春秋也好,甚至是有些“邪”的萧峰,哪一个又有了“好”结果?既然邪本就不胜正,那将它写的强些,增加些小说的可看性又有何妨?总不能我们翻出一本小说,里面的反派就如路人甲乙丙丁一般,“啊”的一声就被正义人士杀了,甚至连“啊”都不要就挂了,这便是好看了?这便是真正的正义了?

阙梨花 发表于 2019-5-3 17:04:11

            小说,我记得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塑造人物吧,能把人物写的有血有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好小说。说侠,无非是好人得到认同,结局是邪不能胜正之类,这样也就摆明了观点?

阳文敏 发表于 2019-5-3 17:04:53

            我们都读过一点中国历史,总会知道契丹是侵略者,是侵略者即“非”,是抵抗侵略者即“是”。至于宋兵也有劫杀契丹百姓的,那当然也该谴责,但这却不能改变了侵略与被侵略的本质,也即是不能改变是非敌我的标准。抵抗侵略,决不能归咎于狭隘的民族观念。描写两国百姓的仇恨互杀而模糊了敌我观念,这个恐怕大多数读者就很难同意了。<br><br>中国人自己和自己打着玩,居然还让你们分出个侵略与被侵略来了!!!<br><br><br>还有,又有什么人是纯粹的好人或纯粹的坏人?谁规定好人里就不能有坏人,坏人里就一定都是坏人?“伪君子”、“假好人”这些词语又是怎么造出来的?~<br><br>&nbsp;梁羽生的小说只适合那些不通世事相信这世界上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书呆子看(如果某天楼主不幸碰到这样的书呆子,而这位书呆子大哥又一心认为你是个坏蛋,譬如是因为你不小心把人撞倒了什么的然后被这位大大一直当十恶不赦的混蛋看待,你千万不要喊冤),<br>&nbsp;还株楼主的书可以用来教育一下小孩子(当然靠研究楼主吃饭的人也可以看看)“看,那个长得丑,法宝难看的人是坏蛋,你一定不要学啊……”……(当然如果在这种教育下小孩子被某位笑颜如花的大叔大妈给拐骗了可以去楼主算帐,是他把人教得不适应时代的),<br>&nbsp;金庸的书是个人都可以看……至于有人觉得书中的恶人过瘾、拽、什么的那就是他们鉴别能力有问题了,嗯,极有可能是没看梁羽生和还珠楼主的书的缘故……不过也不得不说一句,金庸的小说中是有一些“喧宾夺主”的形象&nbsp;……<br>人性是复杂的…?

妞闻感 发表于 2019-5-3 17:05:53

            说伸末正邪不分,要得就是正邪难分,拿来比喻政治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本无正邪,只有胜负.胜者说;老子是正/;

阳文敏 发表于 2019-5-3 17:06:33

            我先说你写的这么多其实可以减少很多字,打那么多废话你不累,我看了还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珠楼主的“错误”与金庸先生的迎合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