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佩玉 发表于 2019-5-3 17:07:34

对金庸小说的思考

一,&nbsp;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确实高于一般的作家,像他小说里面的,描述自然风光高超,情节曲折生动总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一环扣一环达到了侦探小说的水平,语言古朴典雅,等等。这些也是一些金迷喜欢作品的地方.不过这些都是语言文字上的,主要不关思想.我觉得金庸作品确实很好,不过不必抬的太高,像北大搞什么学术研究实在是不必.有红学,有鲁学,有人把金庸钱钟书称为金钱学,人家金庸自己都说不能这样,别人以为他谦虚,我觉得他是有自知之明,是实事求是.&nbsp;&nbsp;&nbsp;<br>&nbsp;二,&nbsp;武侠小说写武,写侠,写情,写人性,都是为了写完这部小说而已,理性的读者应该明白这一点.在香港那样的商业社会,成就了金庸,也阻碍了他.武侠小说创作成就了他,也害了他.像这样一个好的作家,不写些严肃的作品,真是可惜了.&nbsp;我们看作者对情节的设计就可看出思想性.骨子里的自恋和渴望得到别人的追捧,特别是女性的崇拜.故意设计天上掉馅饼的事,说明他的思想是什么样的?你本来就是一个少年儿童,偏有七位大侠苦苦寻觅数年,不远万里来到大漠,主动非要你学武功,不收学费还倾囊相授,惟恐你学不好.这样的好事,作者设计出来,说明他的写作模式和逻辑怎么样?反映了内在的思想是什么?恐怕不说自明.并非只此一例,还有好多.像所有戏台都搭好了,终于让张无忌出来大显身手,力压六大门派,在江湖上惊天动地.明白作者的写作逻辑了吗?从作者的写作逻辑,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小说内在的思想性.还有,郭靖是爱国志士后代,张无忌是明教权势之子,又是武当名门之后,生下来就注定了.还是用我的理论,从作者设计人物的逻辑,不又说明了小说的庸俗化吗?主人公都是有身世背景的,所以不具有一般现实意义.只有一个狄云,还勉强说得过去.中国真是个奇怪的国家,老产生这些妖道(诸葛)神机妙算,主角一路通吃(金庸小说)的美丽小说.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就爱看这个.由此可见中国国民大众的普遍思想倾向.&nbsp;&nbsp;&nbsp;<br>&nbsp;三,&nbsp;1,思想的消极性&nbsp;&lt;&lt;笑傲江湖&gt;&gt;思想内容好象极为消极,整个的是道家的思想.令狐冲是天生的倒霉蛋,如果没有遇见任大小姐,都不知道他这一生是否就这样醉酒消沉,在失恋的痛苦中混一辈子.从他的思想行为,我们不难推断出,如果他没有那些奇遇,没有圣姑垂青,他极可能就那样混一辈子.所以思想上不行,作者就只好靠一些奇遇情节,来给他一些东西,最后才成为大侠.就是说根本就没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金庸的其他作品基本也都犯这个毛病.&nbsp;&nbsp;&nbsp;<br>&nbsp;2,&nbsp;“灵”与“肉”&nbsp;我们看神雕侠侣,感动的其实只是杨过对小龙女的深情,但至于小龙女怎么好,我觉得作者没有写出来,写出来的让人觉得小龙女像黄毛丫头,幼稚的让人受不了.也许因为她自幼在古墓,作者是为了说明她的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幼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不能让人喜欢她.爱情也是情与欲,灵与肉,是干柴烈火,是鱼水交融,不是冷冰冰冷美人,不是世外仙子,不食人间烟火.就是说金庸夸大了灵,而忽视了肉.十一二岁读金庸小说时不明白,对这种对灵的崇拜很欣赏,现在大了,才懂得肉与灵的真正关系,想必尘世中的饮食男女都明白我的意思.肉与灵相比,在一个人的整体里,起码得占51%.所以说小龙女只是一种精神偶像,用来表现杨过的深情从而感动我们,而小龙女本身,写的并不成功.这个说法更适合王语嫣与段誉,甚至整个天龙八部,王根本就没有多少出场,出场的几次,也让人觉得她有点像木头疙瘩,也不惹人喜爱的.还有,我觉得看神雕侠侣真的看深了,能让人减低情商,做事太重感性,较少理性,从而流于偏激.我只是想较理性的反思.当然,我是在承认金庸作品有高超之处的基础上来做一些评价的.我对金庸作品的迷恋也是很深的,但我并不认为我是个金迷,别来那一套.&nbsp;&nbsp;&nbsp;<br>&nbsp;四,&nbsp;金庸作品中奇遇情节容易让人产生懒惰心理,使读者不愿努力实干,幻想得到剑仙相助,或者有绝世美女垂青,或者得到什么武功秘籍,或者误食仙草灵芝,一个时辰打通任督二脉,陡增一甲子的功力.这就很让人丧失进取心.像段誉本来一痴情书生,不愿学武功,可是因缘际会,比慕容复都厉害.慕容光复大燕,目的不好,但是那种为了心中理想积极进取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了树立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把慕容的武功写的很差劲,反正坏人总是打不过好人,最后总是以好人名利双收美女得抱,坏人身败名裂发疯或者死去而告终.请问现实人生是这样的吗?在这里,我主要不是批判奇遇情节,这是所有的武侠小说包括传统武侠小说都有的东西,不过老靠奇遇来推动情节,可见武侠小说的格局怎么能大?这快要成为小说创作的瓶颈了.我主要说的是,既然写侠,应该写出他怎样由一个小子变成一代大侠,应该写出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他怎样从人之初的混沌无知到主动想要扶危济困打抱不平的思想转变的.而不是只写出他怎样由一个黄毛小子练成绝世神功的?试问有神功就是一代大侠吗?身体的变化可以这样影响思想的转变吗?当然,毕竟是通俗小说,主人公一路通吃,奇遇连连,跳山崖老不死,练成绝世神功马上就是一代大侠,到最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皆大欢喜,作者写着也顺畅,读者看着也舒服.然而,就这样的,武侠小说怎么能得到质的提升?其实武侠小说未必就是通俗的东西,你非要望俗的方向写.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弘扬侠义精神,不是很不俗吗?到现代的武侠小说,又是爱情了,又是奇遇了,我看它是言情小说,是侦探小说,是奇遇小说,就是不是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相比,它在表面上更丰富多彩花样百出,但在写侠义的这个质上却是退化了.&nbsp;乔峰整天想着报仇,段誉想着一个人,他想到天下人了吗?虚竹那傻不楞嶝的,你更不要指望他去行侠仗义.陈家洛陈近南妄图颠覆康乾盛世,难道还叫朱由检去统治愚弄人民?这叫什么大侠?只有郭靖到最后保卫襄阳,是一代大侠,但那是在神雕侠侣中,主要写杨过的自我意识,写郭靖的“侠义”已是次要的了?

明文敏 发表于 2019-5-3 17:08:34

            &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五,&nbsp;金庸先生曾说过先侠后武,这些好象就是作为一个武侠小说作家所宣传的东西吧.但是仔细看他的作品,虽然也写了很多侠,但是本质上还是先武才有侠.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是真理啊.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你讲什么道理也没有人听,最后还不是靠着张无忌绝世武功硬把六大派打下去的,如果张不会武,这事根本摆不平,后来明教也不会推举他做教主,赵敏还爱不爱他也是个问题(当然,这个可以讨论,不过如果他武功很弱也就是能力很弱,人家还凭什么爱他?如果说他相貌英俊,那恰恰说明是才子佳人小说了,如果他不是教主,蒙古郡主还怎么有可能认识一个汉族平民百姓?认识都没有机会,还谈什么相爱?)再说大一些,如果张没有学绝世神功,也就不会做教主,那以后的故事都无法展开了。可见武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是多么重要!小说里的主人公哪一个不是到最后天下无敌,成为一代大侠?没有武,他怎么去抱打不平?还怎么成为大侠?再说大一些,金庸先生写武是为了情节,写侠也是为了情节,他犯了为情节而情节的毛病。这一点,有位著名的作家也曾经说过的。&nbsp;<br>&nbsp;<br>

树莅 发表于 2019-5-3 17:09:23

            拍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金庸小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