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核心是人物,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所以说有一点对小说很重要,小说不是单单讲故事的故事汇,把故事讲的经常即可,小说得把人物立起来。 说到人物,有两个关键点:“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我想起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圆月弯刀》,古龙的小说,少有善男信女, 但是却教我领会到了不同于以前看的武侠影视剧的魅力。后来年龄大了一些,看《天龙八部》原著的时候,体会的深刻了很多。 顺便说说阅历这个东西到底有用没用呢,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阅历太虚了,举个很经典的例子:郭敬明出名的很早,早期一直是写青春伤感的作品,结果后来有钱了,反而写出来《小时代》这种作品。按理说他年龄也大了,阅历应该更丰富了呀,结果还不如原来的水平,正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阅历不是治病的良药,只是有可能帮你打开一个新世界。 回到刚才的话题,说说我看《天龙八部》最大的感受,正应了电视剧里边的主题《难念的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最难念的总是自己家这一本。《天龙八部》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地方是八个字“有情皆苦,有缘皆孽”,换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呐,苦就苦在“有求皆不可得”。《天龙》的人物也是十分出彩,不仅主角特点鲜明,便是一众配角,也令我印象深刻。突然间我就意识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读者的眼中可以只有好人和坏人,但是武侠小说的作者,绝不可以只看到“好”与“坏”。 小说中的人物,一旦被作者贴上“好”“坏”的表浅,那便会把小说写狭隘了。请诸位试想一下,我们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又有几个可以被简单的贴上标签呢?人本来就是复杂的,小说中的人物自然也应该是复杂的,这不是什么奇技淫巧,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写“人”。 很多武侠小说,把主角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发扬极致的利他主义,要是武侠都这么写,那确实和成人童话没什么分别了。网文小说发现了传统武侠小说的这一弊病,就反其道而行之,把主角塑造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发扬极致的利己主义,受到现在很多人的追捧。就我的感觉而言,这就是“矫枉过正”了。 所以我说:武侠小说是在写“人”,而不是在“造神”。《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个特点十分鲜明的人物,重义气,有孝心,也滥杀无辜,也吃人。但在很多书评家的眼中认为他是一个“纯人”,因为在李逵的眼中,只有“好人“与”坏人“,他杀的都是眼中的坏人,他敬的都是眼中的好人。这是艺术高于生活的地方。《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可是天罡地煞下凡,按理说都是神仙啊。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所作所为并不十分光彩,连做个好人都十分勉强,他们怎么能是神仙?我们要知道,神仙都是人在”造“啊。《水浒传》中的人或勇武或狡诈,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并未超脱于这个世界,而是于茫茫红尘中生存,演绎着自己信奉的”忠义“,如此而已。 |